第1595章 西北一体化-《明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唐朝的兴盛,就得益于对陇右一带的开发。

    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,天宝年间全国产粮一百九十多万石,而单单陇右就高达七十万石左右。

    正是靠着这个大粮仓,才让唐朝积蓄了足够的力量,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。

    可是同样的,因为唐朝时期的过度开发,对陇右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。

    自唐代以后,这里就开始不适合人类生存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北宋时期面对着西夏的崛起和扩张,北宋捉襟见肘,始终没有办法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徐尔斗实地考察之后,就放弃了重现陇右粮仓的想法。

    那么问题来了,偌大的甘肃除了张掖,其他地区都无法提供产粮。而偏偏这里又远居内陆,光是靠外部运输,其中的消耗足以令人头皮发麻。

    “我打算向中枢请示,将青海并入甘肃。这样一来,可以利用青海的条件补充甘肃的不足。”

    徐尔斗也是敢想敢干的人。

    他并没有将目光局限在甘肃省内,而是打起了青海的主意。

    如今青海其实已经纳入帝国的管辖范围,但是行政级别还没有确定下来。

    徐尔斗打算抢占先机,把甘、青两地纳为一体。

    别看青海的大部分都处于荒漠化和戈壁化的状态,但是在青海的东部条件还是十分优越的。

    这里可以种植青稞,极大的补充西北粮食的不足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青海也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,也能够作为粮食产业的补充。

    当然了,徐尔斗更加看重的,乃是青海的盐业。

    把着青海湖,这里的盐业资源非常丰富,也是整个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重要的食盐来源。

    只要掌控了这里,就可以利用食盐换取物资。

    徐尔斗还提到了一个让茅元仪和汪乔年都十分关心的情况。

    “我亲自沿着石羊河一直走到了白亭海,那里的情况已经十分不乐观。沿途的用水消耗巨大,导致白亭海日渐缩小。一但白亭海干涸消失,那么镇番卫(民勤)一线也将保不住,还会威胁到河西走廊的安全。可如果将这里好好治理的话,或许还可以同前套平原连接起来,形成一个包围圈。假以时日,说不定能够将腾格里沙漠变成沃土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