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三个贼人的事暂告一段路安,等着辰州府那边的回复,之后怎么处理,全交给刘知府。 不是孙山不想出风头,而是还未够班,不得不默默无闻。 元宵节一过,孙山才想起老乡孙定南。 对着张师爷说道:“师爷,你和王老爷商量一下,向全沅陆百姓招一个作坊管事。” 顿了顿,补充道:“必须本地人,身家清白,无不良嗜好。” 幸好孙山没有有把“形象好,气质佳”这种外在条件添加上去,要不然全沅陆恐怕没有一个人符合要求。 之所以招聘本地人,完全因为有“软肋”。要是招了个外地人,卷钱跑路怎么办? 不是孙山生性多疑,而是不得不提防。 鸟粪作坊是即将是沅陆县最大的财政收入,关系到千千万万的本地百姓,岂能交给一个外地人管理这么大的一盘账呢? 何况就算孙山肯招聘外地人,王县丞这些地头蛇肯定不乐意。 他们的反对力量也很可怕,孙山没办法一意孤行。 张师爷连忙应承:“是,老爷,我会跟王老爷商议,把要求全写上,只要符合要求的,一律应许参加选拔。老爷,相信不久将来,会找到一个好管事。” 对此,孙山不抱希望。 这么一个搞穷乡辟野的地方,哪里会有什么人才。 只需要老实本分,安分守己,兢兢业业,勤勤恳恳就可以,至于开拓进取这方面,还是少点要求。 之后孙山再一次踏上大鸟村的路上。 全县百姓放假,鸟粪作坊的工人可没放假,经过这些天的日夜劳作,肯定生产出不少鸟粪肥料了。 孙山怎么也要亲自看一看才放心。 临走前,汪嬷嬷准备好一大包吃食,关切地说:“老爷,这些东西给阿南,可怜啰,独自一个人在鸟粪村过年,肯定很孤独寂寞了。” 一开始还说鸟粪作坊,后来传者传者,直接说鸟粪村了。 桂哥儿接过大包裹,乐呵呵地说:“好哩,嬷嬷。南哥见到这么多广南风味的吃食,肯定很高兴了。哎,独在异乡为异客,独在异乡能吃上一口家乡的食物,南哥肯定好感动。嬷嬷,我替南哥谢谢你了。” 汪嬷嬷准备不少广式腊肠,广式糕点,广式油炸,当然还有广式凉茶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