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4章 九斿白纛!蒙古大汗果真在此!-《大明:无双好圣孙,请老朱退位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命令层层传下,九千骑兵迅速分散开来,却丝毫不显杂乱。

    有人解开粮袋,将带着体温的豆饼掰碎了喂马;有人靠在马腹上,用体温融化弓弦上的冰碴;还有人互相帮忙敲掉甲胄缝隙里的积雪,金属碰撞声在风雪中格外清脆。

    朱高炽看着这一幕,心里安定了不少。

    比起羽林卫初来时的仓促,李文忠的部下显然更懂如何在严寒中保持战力。

    他转头看向朱雄英,只见这小子正踮脚望着捕鱼儿海的方向,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。

    “别急。”李文忠走过来,拍了拍二人的肩膀,“半个时辰后,咱们就知道,这趟来得值不值了。”

    半个时辰后,他点出十名最精锐的斥候,低声吩咐:“贴着冰面绕过去,探查清楚对岸毡房的数量、兵力分布,切记不可惊动对方!”

    斥候们领命,像狸猫般矮身钻入风雪,很快消失在白茫茫的天地间。营中众人顿时安静下来,只有风雪刮过帐篷的呼啸声,和战马偶尔的喷鼻声。

    朱高炽与朱雄英并肩站着,手心都有些冒汗,既期待又紧张——历史的轨迹,真的会在这里重合吗?

    约莫一个时辰后,远处终于传来轻微的马蹄声。

    众人立刻绷紧神经,只见那十名斥候策马奔回,为首的斥候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,翻身下马便跪地禀报:“启禀国公!对岸确有北元汗廷!约莫三千余人,毡房数百顶,帐外立着九斿白纛,正是脱古思帖木儿的驻地!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众人瞬间欣喜若狂!

    李文忠猛地攥紧拳头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,眼中闪过一道慑人的精光。

    斥候的禀报里,有一句话像火石般点燃了他的心神——“帐外立着九斿白纛”!

    九斿白纛!

    这四个字在他脑海中轰然作响。

    这是蒙古大汗的象征,是黄金家族的命脉所系!

    当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召开忽里台大会,正是亲手树立起这面绣着九个流苏的白色大旗,宣告大蒙古国的建立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