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看着朱高炽说得头头是道,连地形利弊都分析得丝毫不差,又由不得他不信。 “你要是不信,咱们可以打个赌。”朱高炽放下笔,笑得像只偷到鸡的狐狸,“咱们按这图上的路线走,保准能找到脱古思帖木儿的踪迹。要是找不着,我任凭您处置,连捕鲸的功劳都给您算上。” 王弼盯着朱高炽看了半晌,又看了看那幅画满“鬼画符”的堪舆图,心里那点怀疑渐渐被一种莫名的冲动取代。 他这辈子靠的是胆识和经验,可眼前这胖小子,似乎在用一种他看不懂的法子,硬生生算出了敌军的踪迹——这要是真成了,那岂不是比千军万马还管用? 看着王弼动摇的神色,朱高炽加了把火:“大统领,你想想,徐达将军的大军要追剿散兵,李文忠将军要镇守和林,根本抽不出人手去追脱古思帖木儿。” “咱们带着精锐去,正好能捡这个漏。要是等大军腾出手来,那老小子早就跑到漠北深处,再想抓他,可就难如登天了。” 王弼站在原地,眉头紧锁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刀柄。 他不得不承认,朱高炽的分析句句在理——擒获北元大汗的意义太重大了,重到让他这个素来谨慎的老将都忍不住心动。 而且朱高炽说的又不无道理。 明军跟元军打了这么多年,从徐达北伐攻克大都,到李文忠深入漠北追剿残敌,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上百场,早就摸透了这些元军的秉性——典型的打得过就悍不畏死,一旦势头不对,转身就跑,跑得比谁都快。 他们本就生于草原,熟悉那里的每一寸土地,一旦一头扎进茫茫草原,钻进那些连地图上都没标注的戈壁、河谷、密林里,明军就彻底没了办法。 明军将士大多是中原子弟,到了草原上,别说找敌人了,光是辨别方向、寻找水源都难如登天。 王弼还记得上次北伐,他跟着大军追了半个月,愣是连元军的影子都没摸着,最后粮草耗尽,只能悻悻而归。 那些元军就像草原上的狐狸,仗着熟悉地形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等明军撤了,又偷偷摸摸跑回来袭扰边境,让人恨得牙痒痒,却又无可奈何。 就像这次脱古思帖木儿跑路,徐达、李文忠的大军虽然占领了和林,可面对广袤无垠的漠北草原,照样是两眼一抹黑。 派出去的斥候倒是不少,回来的却都说“未见踪迹”——不是斥候无能,实在是草原太大,元军太能藏了。 王弼越想越觉得朱高炽的话有道理。 既然大军找不到,那不如换个思路,用这胖小子说的“经纬度”算算看? 反正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,与其放任脱古思帖木儿逃脱,不如带着一支精锐,按朱高炽说的路线碰碰运气。 第(2/3)页